博物馆安全应急预案范文篇1
为规范对事故灾难的应急响应和处理程序,及时有效的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广大游客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结合药博馆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适应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博物馆内发生游客密集、火灾、爆炸、重大治安事件和安全事故等,人员拥挤易发生踩踏,给广大游客和工作人员人身安全和财产造成重大危害的情况。
二、处置原则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分级负责、有效救援。
三、应急管理
1、成立人员密集及突发情况防踩踏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项世军
副组长:宋培浪、邵松、彭志金
成员:敖杨、王凤鸣、王修明、罗品宏、娄长兴王涛、王明川、张英、贾彧、段敏、蒋敏、候莲英、候小琪、张宇元
小组办公室设在药博馆办公室,宋培浪任主任,办公室电话:83801910
2、小组办公室的职责
负责突发情况下馆内人员紧急疏散,下达启动预案命令,协调调动馆内力量,决定采取处置措施。
3、馆内紧急情况人员疏散工作由组长向世军负责,日常工作由邵松负责,邵松外出由彭志金、宋培浪负责,副组长都不在时,由办公室主任接替开展工作。节假日由带班领导接替工作。
4、各区域紧急人员疏散工作分工:
(1)馆内展厅、大厅、各出口通道、车辆停放通道由王凤鸣、王修明、罗品宏娄长兴负责;
(2)办公区、馆内各办公室由敖杨、王涛、王明川、候莲英候小琪张宇元负责;
(3)行政办公室负责应急人员调配及后勤保障工作。
四、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
1事故应急照明
在疏散通道必要位置,疏散楼梯、配电室、水泵房、人员密集场所等处都应设置事故应急照明灯,并保持使用有效。
2事故疏散指示标志
(1)疏散指示标志:应用箭头或文字表示,并在黑暗中发出醒目光亮,便于公众识别。
(2)各大厅应张贴应急疏散图,标明所在位置及疏散的方向。
3应急疏散出口的要求
(1)严禁在安全通道、安全出口、疏散通道上堆放杂物,保证其畅通无阻,在应急情况下,应随时启用应急疏散出口,及时疏导人员。
(2)结合防火安全疏散的要求,设置足够数量的出口。
(3)安全出口门应向外开户。
五、事故现场人员疏散方案
1.疏散方案
(1)值班人员或其他人员确认发生安全事故时,应立即报警,通知应急领导小组。接到警报后,应按负责部位进入指定位置,立即组织疏散
(2)应急小组成员用最快的速度通知现场无关人员按疏散的方向和通道进行疏散。
(3)当有关部门(如公安消防队)到达现场后,事故单位领导和工作人员主动汇报事故现场情况,指挥权上移后,积极协助做好疏散抢救工作。
(4)事故现场有受到威胁被困人员时,紧急人员应劝导受到威胁被困人员服从领导听众指挥,做到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疏散。
2正确通报、防止混乱
紧急人员在接报后,应首先通知事故区域及附近的人员,将他们先疏散出去,然后视情况公开通报,告诉其他部位(区域)人员进行有序疏散。
3疏散处置程序
(1)口头引导疏散
紧急人员到指定地点后,要用镇定的语气呼喊,劝说人们消除恐惧心理、稳定情绪,使大家能够积极配合,按批定路线有条不紊地进行疏散。
(2)广播引导疏散
在接到安全事故报警后,指挥人员要立即开启应急事故广播系统,将指挥员的命令、事故情况、疏散情况进行广播。广播内容应包括:发生事故的部位及情况,需紧急人员的区域,指明比较安全的区域、方向和标志,指示疏散的路线和方向,对已被困人员要告知他们救生器材的使用方法,以及自制救生器材的方法。
(3)强行疏导、疏散
如果事故现场,直接威胁人员安全,紧急人员采取必要的手段强制疏导,防止出现伤亡事故。在疏散通道的拐弯叉道等容易走错方向的地方,应设疏导人员,提示疏散方向,防止误入死胡同或进入危险区域。
(4)制止脱险者重反事故现场
对疏散出的人员,要加强脱险后的管理,防止脱险人员对财产和未撤离危险区的亲人生命担心而重新返回事故现场,必要时,在进入危险区域的关键部位配备警戒人员。
4.被困人员的疏散
有关救援队伍到达事故现场后,紧急人员若知晓内部有人员未疏散出来,要迅速报告。介绍被困人员的方位、数量以及救人的路线。
5.地下建筑物内、人员的疏散
(1)制定人员疏散方案,明确人员疏散路线和每条疏散路线负责人。
(2)管理人员必须熟悉疏散方案,能沉着引导人员撤离事故现场。
(3)建筑内的走道两侧设的广告、装饰物等,均不能突出于走道内以免影响人员疏散。
(4)发生断电事故,应立即启用应急照明灯或使用手电筒、电池灯等照明器具以引导人员疏散。
6.紧急人员,应注意事项
(1)先安排事故威胁严重及危险区域内的人员疏散。
疏散中应按先老、弱、病、残、妇、先客人、观众、后员工、最后为救助人员疏散的顺序。
(2)发扬团结友爱,尽力救助更多的人员撤离事故现场。
(3)疏散、控制事故现场,控制火势和火场排烟,为安全疏散创造有利条件。
博物馆安全应急预案范文篇2
[关键词]博物馆;安全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G2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4)11―0134―02
[收稿日期]2014―10―19
[作者简介]崔彤(1979―),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科长,研究方向:文物安全、文物保护。
博物馆收藏的展品,价值连城,独一无二,是古代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财产,是人类生存及其环境的重要物证,是人类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一旦损毁将无可替代,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博物馆主要存在偷盗、火灾、人为或自然损害等风险。博物馆员工必须从对国家、历史和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出发,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化解或控制风险,尽可能减少安全风险造成的损失和不利影响,从而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
博物馆里面的展品,很多都是古代遗留下来的,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如果出售,将获得大量金钱,所以容易遭不法分子觊觎,存在被不法分子盗窃、抢劫的风险,这是博物馆面临最大、最普遍的安全风险。近年来,多个大型博物馆都发生了文物被盗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展厅中保存文物数量大,参观人员复杂,由于一些博物馆经费条件有限,在举办展览时选择的展柜往往是传统造价比较低廉的木质展柜,展柜橱窗的玻璃厚度也达不到要求,整体防护能力比较薄弱,展品陈列在展柜内,观众与展品只有一片玻璃之隔,使用较为先进的工具即可破坏,使展品被盗抢或损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展览注重展出的真实感和展览与观众的互动性,在展览中,有许多展品“裸陈”在外面,观众伸手可触,特别是可分解或分组的展品,常有部分被有意或无意拿走或损坏。再一个保存藏品相对集中的地方就是文物库房,里面保存的藏品量质量好,数量多,更是不法分子凯觑的重要目标,一旦被不法分子侵入,将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风险。目前仍有相当多的博物馆文物库房为老式建筑,长期的使用造成建筑物墙体开始松散,门窗密封性能减弱,防护较为薄弱,不仅有其门窗较易被破坏而直接威肋藏品安全,甚至墙和地面也存在被打洞侵入的可能。
火灾与水灾是各大建筑物的最大安全隐患,博物馆一旦发生火灾与水灾,里面的展品将会化为灰烬或严重损坏,所以说火险和水险是博物馆安全的两个大敌。1994年吉林市博物馆因为火灾而造成几千件文物损毁,就是最好的警示。博物馆引起火灾事故的主要因素:一是展厅大量照明灯具、音响、多媒体设备、电动模型等设备同时使用,用电增多,负载增大,长时间使用电线出现老化现象,极易引起火灾的发生;二是办公区工作人员在下班闭馆后没有及时关闭电脑、空调、充电器、取暖器、电热宝等设备;三是对明火、火源、易燃易爆物品控制不严、管理不善;四是在展览施工筹备期间,需要使用油漆、喷漆、电气焊作业,大量可燃材料的出现易引发火灾;五是有一些博物馆为了增加收入,将部分房屋出租作为娱乐场所,安全隐患脱离管理造成更多的火灾隐患;六是不法分子纵火破坏;七是观众流动性大,一些观众有吸烟的习惯,随身常带有气体打火机、液体打火机,如果监管不到位,一根燃烧的火柴和未熄灭的香烟都可能引发一场火灾;八是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在博物馆展示中的广泛运用,展柜背面和场景隐蔽角落安装的设备和布线,由于通风不良及检修困难等因素,电器及线路发热引发的火灾事故,对博物馆是巨大的安全威胁。加之一些展品本身就是易燃物品,如书画、服装、动植物标本等,遇火即燃。而且一些保管藏品的包装盒、匣也是可燃物。水灾隐患主要因素:一是老建筑博物馆内部取暖设施为老式铁材质暖气,长久以来暖气被氧化锈蚀,在注水时容易发生崩裂漏水现象;二是各别博物馆为文物安全起见将文物库房设立在地下,这看起来安全,实则更增加了另外一种安全隐患水灾。如果库房暖气爆裂,或者夏季暴雨时节,发生暴雨灌溉的现象,文物安全将大大受到影响。
为让藏品发挥更大的作用,各大博物馆通常采取增加馆际交流的方法,让展览走出去引进来。较大的博物馆每年除本地区举办的临时展览,对外交流展也逐渐增多。在展览中展品频繁更换,藏品的不安全因素增大。特别是交流展中,展品的长途运输,是安全监控及防范的重点。展品进入展厅和展品撤离展厅过程中安保措施极为重要。展品从出库移动到馆外,再从馆外运输到展览地点,许多展藏品都是在转移过程中丢失或损坏的。并且,每一次包装、搬运和拆装都要施加一定的力量,都可能造成藏品一定的磨损。藏品在馆内外搬运移动中,尽管博物馆都制定了安保措施,但极易因工作疏忽、准备不足或保护不到位而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此外,许多博物馆专业人员仅负责大纲的撰写和展览的策划及指导,把布展、撤展及展览辅助品制作等承包给设计展览公司操作。而展览公司的施工人员流动性强且大部分缺乏专业培训,布展、撤展往往比较马虎毛糙、磕磕碰碰,损伤展品外观的情况屡见不鲜,增加了展品破损的风险。在对藏品进行研究中对藏品进行拍照,藏品进行修复过程中需要提取藏品出库,这些都对藏品的安全造成很大威胁。
以上是藏品可能发生的安全风险。为了更好的提高藏品安全防范意识,使藏品不受到更大的损害,制定完善的安全保卫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博物馆安全工作应责任到人,并且由主管领导将工作落实到实处。由专人负责紧急预案的撰写、策划、组织、协调、实施。至少要制定两套以上的紧急安全预案。为了方便各部门的协调能力,应该由主管领导直接负责。并且定期举行各部门安全防范演练,达到如有紧急事件发生全馆人员立刻联动起来的效果。因为安全工作的重要性,馆领导平时应该加强监督和检查工作,并且,经常观察安保人员的精神状态,给予安全保卫人员更多的关心和鼓励,预防监守自盗等情况的发生,将安全隐患发生几率降至最小。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展厅的文物保护,应先从展柜的材质上进行提高,将传统的木质展柜换成耐磨损、不宜变形、耐火、耐腐蚀的铝合金材质,提高防护设施的防护能力。另外将展柜锁具的位置安装在展柜的底部,锁具选择正规厂家带有磁性的防盗锁,从而尽可能的增加盗窃难度,延长人为盗窃时间,为抓住盗窃嫌疑人争取更长的时间。展柜钥匙的管理要分人、分级管理。展柜上面的玻璃应使用自身防护能力较好的材质,如防弹、防砸、防紫外线、高透清洁、夹胶玻璃等,不论使用何种材质的玻璃,必须保证即使玻璃被破坏,玻璃也不会全部垮塌。因为如果玻璃垮塌,就算展品未被不法人员破坏,也会被玻璃砸坏,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如果受资金投人的限制,只能使用普通的玻璃或钢化玻璃,必须进行贴膜处理,防止玻璃被损坏时垮塌,这样不仅能够避免损坏展品,而且可以避免对观众造成伤害。一些不具备安装价格较高防弹、防砸玻璃条件的博物馆,应在开馆期间,在各个展厅分别增派全天候看管人员。
藏品库房的安全应先从建立完善的库房出入安全管理制度开始,目的是为了杜绝除文物保管员以外的任何馆内工作人员及外来人员进入藏品库房的可能。其次,严格规范藏品的出入库手续,所有提取藏品原由都填写相应的提取凭证,提取凭证应认真填写,确保准确无误,并且由主管领导签字同意,方可提取出库。无论何人,何种理由提取藏品,都必须严格遵守库房出入安全管理制度。藏品保管员进入藏品库房应佩戴工作证,根据制度填写库房日志,记录每次进入藏品库由,其它因工作需要进入藏品库房的工作人员及外来人员应严格根据藏品库房出入库制度填写外来人员出入库凭证,并由主管领导审批后才可进入库房,库房管理人员在整个过程中应全程陪同。如藏品需要出库,还必须填写藏品出库凭证,写清藏品出库事由。藏品入库需填写藏品入库凭证。如研究人员需要直接接触藏品,保管员应做好相应的藏品保护措施。
为杜绝监守自盗,以假换真等事件的发生,藏品库房的钥匙应由保管部和安全保卫科两个部门共同管理。藏品库房门锁应由至少三人以上共同开启。
从工作人员及外来人员进入库房开始,监控室工作人员就应该进行全程监控,电子监控设备自动记录进入库房人员的身份、进库时间、出库时间等信息及影像资料,一旦发生事故这些将是查清事故的有力证据。
在博物馆的日常消防安全管理中,应定期的聘请消防专家为全体工作人员进行消防知识、技能的教育和培训,并且组织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实施和演练,让大家熟悉和掌握消防设施的功能和操作规程,做到未雨绸缪。这样的学习和演练不仅可以减轻博物馆消防安全隐患,同时也提高了职工的消防安全知识水平及自我保护意识。日常也应该注意消防报警设备、灭火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的维护保养,确保在有紧急状况发生的时候消防设备运转正常。火灾发生时及时确认火灾发生点,随后立即报火警,并向消防主管人员报告,随即启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如果日常检查发现消防设备故障,应第一时间告知安全负责人进行解决,避免消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平时应确保紧急出口、消防通道的畅通,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灯应完好,防火卷帘下无堆放物品。
展览公司的工作者来自不同地区,他们的身份确定非常重要,经过公安部门的身份确定后,展览施工进场之前严格办理进馆临时工作证,并对施工队进行展览安全施工教育,签订安全施工协议。藏品布展过程中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展品的核对、展品的包装、搬运途中的保护等事项。藏品在馆外进行运输,护送工作应交由专业的安保公司进行押运,并对搬运过程进行全程的监控记录,并制定相关的紧急预案措施。如,运输工具在运输途中出现故障,或遇到暴雨、大雾、暴雪等恶劣气候,要有相应的紧急预案。并投保运输安全险,转移或减少风险损失。日常开馆期间,安保人员第一件事情就是对进入馆内参观的观众进行安全检查,这是确保观众和藏品安全的有效制度。任何妨害公众安全的物品,如打火机、管制刀具、易燃易爆物品等,都禁止入馆。
结论
本文根据存在的盗窃、抢劫风险,提出加强木质展柜与玻璃的抗破坏能力,建立完善的库房出人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库房钥匙、展厅展柜钥匙管理制度,充分利用现代监控系统等防范措施。根据火灾风险,提出采用多样化的博物馆消防安全管理模式,提高相关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注意消防安全设备的及时更新与保养等防范措施。根据布展、撤展及交流展览损坏的风险,提出了加强展藏品在移动过程中的监控和管理防范措施及加强对观众的一些必要性检查等多个方面的防范措施,日常工作中我们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并且把它消灭在萌芽阶段,防止藏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刘振泉.浅谈博物馆安全防范系统设计〔J〕.科技资讯,2012,(11).
〔2〕李彬.论楼宇自控系统在博物馆建筑中的作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06).
〔3〕王永武.谈博物馆的防火措施及安全管理〔J〕.武警学院学报,2012,(06).
〔1〕项隆元.关于博物馆学术语规范性的问题与思考〔J〕.东南文化,2013,(01).
博物馆安全应急预案范文篇3
博物馆设备管理应急预案是针对设备出现故障及突况时采取的应急措施,预案的制定严格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的方针,遵循保人身、保设备的原则,突出预防和过程控制,以提高各种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为目的,设备管理应急预案的实施在保证博物馆馆舍正常运行、减轻设备损失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笔者结合馆舍运行情况,选择空调、供电、电梯、供水四个重要方面进行了分析。
1空调系统故障应急预案
1.1冷却塔故障应急预案
1.1.1冷却塔风机故障。(1)如果值班人员发现冷却塔有异常噪声,应首先检查冷却塔风机,发现风机安装、紧固螺钉松动时应及时调整风机角度、拧紧螺钉,如故障较严重,应及时关闭冷却塔,使用备用设备。(2)值班人员报告主管领导,组织维修人员抢修,解决不了的,及时联系设备厂家技术人员。(3)设备故障解决后,应做好维修记录,积累经验,不断提高故障分析、维修水平。
1.1.2冷却塔集水盘漏水。(1)如果值班人员发现冷却塔集水盘漏水,应及时查找漏水原因。发现水盆破裂,则应及时更换水盆,做好防漏处理;发现底盆防漏胶开裂,应重新打玻璃胶,封纤维;发现补充水位过高,应及时调整浮球阀至正确位置。(2)排除以上故障,仍然漏水,应立刻将情况报告主管领导,由其组织抢修或联系设备厂家。(3)设备故障解决后,应做好维修记录,积累经验,不断提高故障分析、维修水平。
1.1.3冷却塔溢、漏水。(1)出现冷却塔溢水、漏水时,及时检查冷却塔浮球阀,如发现浮球阀失灵,不能自动关闭,应修理浮球阀的调节杆。(2)检查集水盘、布水管、配水槽出水口有无堵塞,发现堵塞及时清理堵塞物。(3)排除以上故障后仍然漏水的,应及时报告主管领导,由其组织维修或联系设备厂。(4)故障解决后,做好维修记录,总结经验。
1.2制冷机故障应急预案
如制冷机运行过程中突然停机:(1)首先检查设备电源是否跳闸、短路。(2)检查制冷机制冷剂是否有泄漏以及冷凝器、蒸发器是否存在过压现象。(3)确定发生故障后,在保证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切断电源进行检修,或联系厂家进行事故分析并作维修记录。
1.3空调系统管道漏、溢水应急预案
1.3.1空调系统主管网漏、溢水。(1)如果值班人员发现空调主管网出现漏水、溢水,应及时关闭漏水位置前面的阀门,同时关停冷水机组、冷冻水循环水泵、冷却水循环水泵。(2)用薄铁皮将裂口围住并用绳索或铁丝捆紧以防水到处乱喷。(3)打开制冷机房内空调系统的集、分水器底端排水阀进行排水,将故障情况报告主管领导,安排人员随时观察水泵房集水坑水位,一旦发现水位过高,则需关闭排水口并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抢修。
1.3.2空调系统同层管网漏、溢水。(1)发现空调系统同层管网漏水,值班人员应迅速关闭事故楼层空调管道井内的水平管阀门。(2)视漏水情况严重程度,如果出现喷水等水量较大现象,应及时在展厅门口、电梯口和楼梯口放置沙袋,以防水势蔓延。(3)用薄铁皮围住裂口并用铁丝或绳索捆紧以防水到处喷射并及时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抢修。
1.4热交换站故障应急方案
(1)如热交换站出现停电,应及时将供热系统阀门关闭(2)循环泵出现故障时,应及时启动备用循环泵,并查看板换温控阀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如温控阀工作不正常应及时手动调整换供热阀门供热量,甚至关闭阀门,待循环泵和温控阀正常后,再手动缓慢打开供热阀,确认设备运行正常。(3)换热站板换出水温度过高时,应做以下处理:1)如果板换出水温度过高时,应调整频率提高电机转速,加快板换的水循环速度,将板换温度降低至规定的温度范围内,并随时观察。2)如出现管道阀门爆裂,首先关掉电源,启动备用设备,及时抢修,焊接修复并作详细记录。3)冬季供暖时期,二次热水交换传送设备、循环设备及电气设备应加强观察、保养,做好每天运行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4)管道阀门。1)管道裂口、阀门部件损坏造成跑水时(尤其在供暖期水温高容易造成人身伤害),一定要在抢修中保证人身安全。2)组织技术人员根据现场情况制定抢修方案,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做好详细记录。
2供用电系统应急预案
2.1配电室突况应急处理
(1)配电室发生异常、突发事件时值班人员应保持头脑冷静,准确判断问题并及时做出处理方法。(2)值班人员应熟悉触电急救知识,出现人员触电情况时能够正确抢救。(3)值班人员在发现自动空气开关跳闸时,能够迅速查明原因,确认故障部位,恢复送电前,应马上合闸送电,对可疑处逐个检查,确认故障后报告主管分析解决。(4)故障点排除后应立即快速送电。(5)配电室发生进水事故时:1)查进水情况,按下总电源开关或高压开关。2)迅速堵住漏水源,如漏水较多,应立即通知主管领导组织人员抢修,水源堵住后立即排水。3)对进水后潮湿的设备设施进行除湿处理,确认湿度达标(达到绝缘规定要求)后合闸试运行,无异常情况出现,则可投入正常运行。(6)对于供电部门的原因造成的停电,应及时与供电部门联系,问清停电原因和停电时间,及时通知各部门,同时通知维修人员检查电梯内是否有被困人员,发现被困人员,马上组织人员实施救援。
2.2电器部分
电器部分包括配电箱、配电柜、表盘等,如发生配电柜跳闸及其他用电事故时:(1)首先分析事故原因,查看是否有断路、短路,能否产生火灾。(2)切断主电源查看事故的发生点,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抢修及早恢复正常运行,做好详细记录,报告主管部门。
2.3突发停电应急预案
2.3.1突发停电的预防措施。物业部门应定期检查应急照明和紧急广播系统,确保运行正常;办公室采购手提式应急照明灯,配发至各部门,以防停电;保卫部、物业部除配置手提式应急照明灯外,还应根据巡逻、检修需要配置专门的照明器具。
2.3.2出现突发停电事件,配电室值班人员应及时通知馆保卫部、总值班室、服务中心、物业办公室。保卫部立即组织馆内保安,迅速到达馆内重要岗位,配合各部门做好安全保卫工作;总值班室利用应急广播通知各部门做好停电期间的工作,尤其是库房、展厅各责任部门应按照《突发停电应急预案》组织人员做好文物的保管工作,保证文物安全;服务中心停电通知,及时告知馆内游客到达指定地点,工作人员协同保安负责组织疏散,疏散完毕对各个展厅及公共区域进行全面清查;物业办公室迅速组织值班人员到达设备机房,根据突发停电时的设备应急预案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各专业设备的正常状态。
2.3.3突发停电处理完毕后,各部门应做好相关记录,由馆办公室汇总整理分析。
2.3.4电梯维修人员立即前往各楼层检查电梯情况,发现电梯关人立即按照应急预案施救。
3电梯故障应急预案
(1)值班人员接到事故报告时应向报告人员详细了解故障电梯的位置、是否困人、所困楼层以及现场情况,做好记录。(2)值班人员向保卫部监控室核实情况。(3)确认情况无误后,值班人员同时通知维修人员及维保单位到场。(4)接到电梯故障报警后,维修班组应立即派出具有电梯操作资质的人员携带电梯机房钥匙、电梯层门钥匙、通讯工具及维修工具赶赴现场进行处理。(5)电梯维保单位制定升降梯与手扶梯故障处置程序,维修人员根据出现故障的电梯类型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6)故障处理完后,及时做好维修记录,分析故障发生原因,对于使用不当或维修保养不到位等故障原因应要求责任人写出书面整改报告,并监督落实,避免事故的再次出现。
4供水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博物馆安全应急预案(收集3篇) 】相关文章:
精选笑猫日记(整理2篇) 2024-08-02
三年级日记精选(整理6篇) 2024-08-01
学游泳日记精选1(整理9篇) 2024-07-28
我的日记[精选5](整理3篇) 2024-07-28
四年级日记[精选9](整理5篇) 2024-07-27
描写秋天的日记精选1(整理9篇) 2024-07-27
下雪日记[精选](整理5篇) 2024-07-13
博物馆年终总结(收集3篇) 2024-08-04
博物馆安全应急预案(收集3篇) 2024-08-04
我最尊敬的人作文(整理12篇) 2024-08-04